渤海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内海,它包括辽东湾、莱 州湾、渤海中部、渤海湾、渤海海峡5 个部分,其四 周几乎被陆地包围,仅东南部的渤海海峡与黄海相 通。渤海沿岸入海河流较多,黄河、小清河、辽河等 向其注入了大量的淡水和泥沙以及丰富的营养,对浮 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起到重要作用。多年的调查结果 显示,渤海的浮游植物物种十分丰富。王家楫1936 年 曾多次对渤海浮游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和研究(孙军等,2005),发现其有400 多个物种,主要是近岸硅藻。 近年来,受人类活动的影响,包括城市污水排放、开 采石油带来的溢油污染等,渤海的生态环境变得极其 脆弱(卞少伟等,2015)。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 的重要初级生产者,在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当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,其 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可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,分析 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成为海洋生态环境 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。
渤海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变化研究起始于20 世 纪30 年代,主要集中在物种分类和其生态分布习性 方面(王俊等,2003; 孙萍等,2008; 尹翠玲等,2013)。 孙军等(2002、2005)的研究表明,渤海的浮游植物群落 结构比40 余年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,浮游植物群落 由硅藻占绝对优势逐渐转变为硅藻/甲藻共存为主的 群落。近年来,研究者开始陆续对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(郭术津等,2014)。
本研究基于2011 年发生的渤海溢油事故对渤海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,对2013 年渤海中部浮游 植物群落结构的物种组成、优势种演替、细胞丰度以及多样性等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大面积跟踪调查,该 研究结果为更好地了解溢油对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 改变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。
1 材料与方法 1.1 调查区域2013 年5 月、7 月、11 月和12 月分别对渤海中部 进行4 个航次的水文、化学和生物的综合嵌套式外业调 查,共设41 个站位,站位分布见图 1。
样品的采集采用国际标准号20 的筛绢缝制的浅 水Ⅲ型浮游生物网(网口直径37 cm,网口面积0.1 m2, 网身长270 cm,网目76 μm),在每个站位,自底至表 垂直拖网取样,将样品固定在2%的甲醛溶液中。在 实验室内对浮游植物样品进行浓缩。然后于实验室显 微镜下进行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。水温、盐度、溶解 氧(DO)、pH、化学需氧量(COD)等指标多参数水质监 测仪进行现场测定。具体操作方法均按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《海洋调查规范》(GB/T12763.6-2007)和 《海洋监测规范》(GB/T17378-2007)中规定的方法执行。
1.3 浮游动物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采用多元统计软件PRIMER V7.0(Plymouth Routines In Multivariate Ecological Research)软件中的BIOENV 程序分析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(Souissi et al,2001),用Spearman 相关性系数(ρs)表示 (薛雄志等,2004)。本研究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温度、盐 度、溶解氧、pH、化学需氧量、磷酸盐、无机氮、氮 磷比(N/P)和石油烃。
1.4 数据处理浮游植物多样性(H')和均匀度(J)的分析方法参 照Shannon等(1963)、Pielou(1969)和孙军等(2004) 的方法。
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采用香农-威纳指数(H′, Shannon-Wiener index),其计算公式为:
${H}'=-\sum\limits_{i=1}^{n}{{{P}_{i}}}{{\log }_{2}}{{P}_{i}}$ |
物种均匀度指数(J)采用Pielou 的计算公式为:
$J=\frac{{{H}'}}{{{\log }_{2}}S}$ |
浮游植物优势度(Y)计算公式为:
$Y=\frac{{{n}_{i}}}{N}{{f}_{i}}$ |
式中,N 为采集样品中所有物种的总个体数; S 为 样品中的物种总数; Pi 为第i 种的个体数与样品中的总个数的比值; ni 为第i 种的总个体数; fi 为该种在各 样品中出现的频率,其中以优势度>0.02 确定为优势 种(徐兆礼等,1989)。
2 结果与分析 2.1 物种组成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 门42 属87 种(不包 括未定名物种),其中,硅藻门33 属72 种,甲藻门9 属15 种,金藻门仅1 属1 种。硅藻在物种和数量上 都占有优势,甲藻在个别站位的数量中占优势。浮游 植物的生态类型以温带近岸性物种为主,少数为广温 广盐性沿岸种和暖温带浮游性种等,与历史调查资料 相符。
5 月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19 属49 种(表 1), 其中硅藻门15 属42 种,甲藻门4 属7 种。本次调查 的优势种为萎软几内亚藻(Guinardia delicatula)(温带 近岸种)和刚毛根管藻(Rhizosolenia setigera)(广温广 盐性沿岸种),优势度见表 2。7 月调查海域共检出浮 游植物36 属70 种(表 1),其中,硅藻门28 属56 种, 甲藻门8 属13 种,金藻门1 属1 种。本次调查的优 势种包括(1)温带近岸性种:具槽帕拉藻(Melosira sulcate)、萎软几内亚藻、洛氏角毛藻(Chaetoceros lorenzianus)、密连角毛藻(Chaetoceros densus)、布氏 双尾藻(Ditylum brightwellii);(2)暖温带浮游性种:翼 根管藻印度变型(Rhi. acuminata);(3)广温广盐性种: 斑点海链藻(Thalassiosira punctigera)、刚毛根管藻、三 角角藻(Ceratium tripos)、锥形原多甲藻(Protoperidinium conicum)、夜光藻(Noctiluca scientillans),优势度见表 2。 11 月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植物30 属63 种(表 1),其中硅藻门26 属52 种,甲藻门4 属11 种。本次调查的 优势种为(1)广温外洋性种:虹彩圆筛藻;(2)广温广盐 性种:斑点海链藻、三角角藻、梭角角藻(C.fusus var.schuttii),优势度见表 2。12 月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 植物22 属50 种(表 1),其中硅藻门19 属41 种,甲 藻门3 属9 种。本次调查的优势种为(1)沿岸广布性种: 爱氏辐环藻(Actinocyclus octonarius);(2)近岸浮游性 种:扁平原多甲藻(P. depressum);(3)广温广盐性种: 三角角藻、梭角角藻,优势度见表 2。
从表 1、表 2 可以看出,4 次大面调查过程中浮 游植物群落结构有所变化,但变化不大。优势种多为 硅藻,部分优势种与往年调查结果有所不同。其中, 萎软几内亚藻、布氏双尾藻、三角角藻和梭角角藻在 近20 年的调查中优势度一直很高。斑点海链藻作为 一种广温外源性物种,首次在渤海调查结果中以优势 种出现,其在7 月、11 月和12 月中均以优势种大量 出现,在各监测站位中,占总细胞丰度的均值分别为 11.60%、33.62%、65%。1984-1985 年,林更铭等(2007) 在福建海岸带和台湾海峡调查中,发现斑点海链藻。 1995 年中国厦门海关在船舶的压舱水中也检测到。研 究者认为它是由通过压舱水或者自然扩散引入,其在 适宜条件下可以暴发性的繁殖。另外,萎软几内亚藻, 作为一种外源性赤潮种,在5 月和7 月均大量出现, 在各站位出现频率高达87.81%和65.85%,占细胞丰 度的0-99.22%和0-80.21%,其均值分别为33.62%和 11.86%。本次调查中的优势种同往年浮游植物优势种 资料(康元德等,1991; 孙军等,2002; 孙萍等,2008) 相比,渤海秋季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变化趋势主要表现 在角毛藻属的衰退和浮游甲藻角藻属、圆筛藻属、根 管藻属和斑点海链藻的兴起。其中,硅藻门的圆筛藻 属和角毛藻属中的优势种以及甲藻门角藻属中的优 势种均为体积大、生物量高的物种,对整个浮游植物 的碳库影响较大。
2.2 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5月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不均,浮游植 物的数量范围为(2.09−530.10)×104 cell/m3,平均值为200.14×104 cell/m3。浮游植物平面分布的格局是数量密集区出现在513 号和514 号站,占整个调查区域总细胞丰度的43.02%和29.02%;505号站数量最低,占总细胞丰度的0.02%(图 2)。在各监测站位上,硅藻占细胞丰度的41.80%−100.00%,平均为86.62%;甲 藻占细胞丰度的0−58.25%,平均为13.38%。5月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均值为本年度调查的最高值,而199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(王俊等,1998),5月的渤海中部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基本为全年最低,约为几十万 个/m3,分析认为这可能与5 月的赤潮种萎软几内亚藻暴发有关,其占每个站位细胞数量的0−99.22%。其中,有11个站位达到50%以上,因而增加了这个月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值。
7 月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数量范围为(1.6−90.46)× 104 cell/m3,平均值为16.32×104 cell/m3。浮游植物平 面分布的格局是数量密集区出现在518 号和519 号站 位,占整个调查区域总细胞丰度的9.23%和13.52%; 504 号站数量最低,占总细胞丰度的0.24%。在各监 测站位上,硅藻占细胞丰度的37.87%−95.32%,平均 为77.65%;甲藻占细胞丰度的4.66%−63.46%,平均 为22.28%。7 月的细胞丰度与王俊等(1998)1992 年的 调查结果很相近,渤海浮游植物数量从7 月开始逐渐 增多,到8 月达到66×104 cell/m3。1998 年9 月调查结 果显示(孙军等,2004),渤海中部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均 值为168.86×104 cell/m3。可见,在没有发生赤潮等异 常生态变化时,渤海中部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变化相 对比较稳定,这可能与渤海中部水体相对比较稳定, 受沿岸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有关。
11 月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数量范围为(0.11−102)× 104 cell/m3,平均值为7.43×104 cell/m3。数量密集区 出现在539 号和540 号站位,占整个调查区域总细胞 丰度的33.39%和11.12%。522 号站数量最低,占总 细胞丰度的0.04%(图 4)。在各监测站位上,硅藻占细 胞丰度的23.26%−100.00%,平均为64.29%;甲藻占 细胞丰度的1.24%−81.40%,平均为35.71%。该月甲 藻在浮游植物中的比率较其他有所升高。2011 年11 月 渤海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调查结果显示均值为 4.36×103 cell/m3(郭术津等,2014),可见,2013年比 2011 年的细胞丰度有了显著增加。
12 月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数量范围为(0.36−55.53)× 104 cell/m3,平均值为12.77×104 cell/m3。数量密集区 出现在535 号、536 号、537 号和538 号站位,占整 个调查区域总细胞丰度的10.60%、5.28%、6.11%和 6.89%。503 号站数量最低,占总细胞丰度的0.07%。 在各监测站位上,硅藻占细胞丰度的40.78%−98.38%, 平均为83.41%;甲藻占细胞丰度的2.76%−59.75%, 平均为16.59%。
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甲藻和硅藻所占的比率是 一个重要的结构指数,甲藻中的赤潮种较多,高的甲 藻比率预示着甲藻可以大量生长而导致赤潮的暴发 (孙军等,2004)。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,5 月甲藻/硅藻比率为0−1.39,平均值为0.21;7 月甲藻/硅藻比率 为0.05−1.68,平均值为0.34;11 月甲藻/硅藻比率为 0.01−3.50,平均值为0.72;12 月甲藻/硅藻比率为 0.03−1.47,平均值为0.23。11 月甲藻/硅藻比率较高, 虽然没有出现甲藻赤潮,可能是整个浮游植物群落的 细胞丰度还未达到赤潮暴发的浓度,但这种群落结构 预示一旦条件成熟,此区域就有可能发生赤潮。
2.3 群落多样性特征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能够反映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的特征,为研究海域内浮游植物与生态环境 的关系提供依据。多样性指数通常用于反映群落结构的 复杂程度。越复杂的群落,对环境的反馈功能越强,从 而使群落结构得到较大的缓冲,趋于稳定(徐宗军等,2011)。均匀度指数(Pielou index)代表群落内物种分布 的均匀程度,是群落是否成熟和稳定的特征之一。
5 月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 0.17-2.45,平均值为1.49;均匀度为0.02-0.90,平 均值为0.59。7 月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 化范围为0.94-3.01,平均值为2.45 ; 均匀度为 0.31-0.92,平均值为0.79。11 月调查海域浮游植物 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.27-2.81,平均值为1.77; 均匀度为0.09-0.86,平均值为0.63。12 月调查海域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.64-2.13,平均 值为1.34;均匀度为0.25-0.77,平均值为0.49。从 分析结果可以看出,7 月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最高,其 次是11 月、5 月和12 月。2000 年秋季渤海浮游植物 多样性结果为0.47−4.04(孙军等,2005),2005 年夏末 渤海湾浮游植物的多样性结果为1.59−2.98,均值为 2.32(孙萍等,2008),本次调查的多样性结果较2000 年偏低,比2005 年调查结果稍高,说明渤海浮游植 物群落结构在本年度调查中存在一定的波动,但整体 变化不大。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具有非常相似的整 体分布特征,也是呈现7 月>11 月>5 月>12 月的趋 势,这一趋势与2005 年的调查结果相吻合。
2.4 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关系将5 月、7 月、11 月和12 月每个站位的9 个环境 因子[温度、盐度、DO、pH、COD、磷酸盐(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,DIP)、无机氮(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,DIN)、氮磷比N/P和石油烃含量(Petroleum Hydrocarbons,PHCS)]与细胞丰度进行Spearman 相关 性分析。结果显示,单因子环境参数中,5 月、7 月、 11 月、12 月与细胞丰度相关度最高的均为无机氮, Spearman 相似性系数(ρs)见表 3。双因子参数中4 个月 相关度最高的分别是无机氮/石油烃组、无机氮/石油烃组、磷酸盐/无机氮组以及磷酸盐/无机氮组,三因 子参数中4 个月相关度最高的分别是磷酸盐/无机氮/ 石油烃组、无机氮/(N/P)石油烃组、磷酸盐/无机氮 /(N/P)组和磷酸盐/无机氮/(N/P)组。可见,与本次调 查的4 个月的细胞丰度相关度最高的是无机氮含量, 在双环境因子和三环境因子组合中均出现了石油烃、 磷酸盐和N/P。张翠霞等(2014)曾在文中指出,营养 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物种丰度的主要因素,本次相 关性分析结果也显示,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 环境因子是无机氮。另外,在双因子组合中出现石油 烃含量,说明石油烃含量与细胞丰度的相关性也很 高,其对群落结构的形成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。
(1) 2013 年渤海的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,其生态 类型多为温带近岸种和广布种,少数为暖海性物种和 大洋性物种。从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和多样性分析结 果可以看出,该年度调查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稳 定,说明2011 年的渤海溢油污染并没有对其造成影响。
(2) 渤海中部5 月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高,与历 史资料相比也有所偏高,这与萎软几内亚藻急剧增多 有关,其他月份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值整体比较稳定。
(3) 与历史同期相比,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组成发 生了变化。往年优势种浮动弯角藻本次调查并未出 现,三角角藻和萎软几内亚藻再次成为优势种;近些 年来浮游甲藻类的优势地位越来越明显,本次调查 中,甲藻中的三角角藻、梭角角藻、大角角藻、锥形 原多甲藻和夜光藻成为渤海中部的优势种,这些种类 均为赤潮种,一旦条件合适随时可能暴发甲藻赤潮。
(4)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,与浮游植物 细胞丰度相关度较高的环境因子是无机氮、磷酸盐, 石油烃和N/P。
王俊, 康元德. 渤海浮游植物种群动态的研究. 海洋水产研究 , 1998, 19 (1) : 43-52 | |
卞少伟, 孙韧, 梅鹏蔚, 等. 2013年春夏季天津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. 水生态学杂志 , 2015, 36 (1) : 47-52 | |
尹翠玲, 张秋丰, 石海明. 2011年渤海湾近岸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. 海洋湖沼通报 , 2013 (3) : 152-160 | |
孙军, 刘东艳, 杨世民, 等. 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. 海洋与湖沼 , 2002, 33 (5) : 461-471 | |
孙军, 刘东艳. 2000年秋季渤海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. 海洋学报 , 2005, 27 (3) : 124-132 | |
孙军, 刘东艳. 多样性指数在海洋浮游植物研究中的应用. 海洋学报 , 2004, 26 (1) : 62-75 | |
孙萍, 李瑞香, 李艳, 等. 2005年夏末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. 海洋科学进展 , 2008, 26 (3) : 354-363 | |
张翠霞, 陈婷, 黄晓. 2011年夏季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. 海洋湖沼通报 , 2014 (1) : 81-93 | |
林更铭, 杨清良. 台湾海峡小型浮游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. 生物多样性 , 2007, 15 (1) : 31-45 | |
徐兆礼, 陈亚瞿. 东黄海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聚集强度与鲐碜渔场的关系. 生态学杂志 , 1989, 8 (4) : 13-15 | |
徐宗军, 孙萍, 朱明远. 南海北部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. 海洋湖沼通报 , 2011 (2) : 100-106 | |
郭术津, 李彦翘, 张翠霞, 等. 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. 海洋通报 , 2014, 33 (1) : 95-105 | |
康元德. 渤海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. 海洋水产研究 , 1991 (12) : 31-44 | |
薛雄志, 杨喜爱. 近岸海域污染的生态效应评价. 海洋科学 , 2004, 28 (10) : 75-81 | |
Margalef, D R. Perspectives in ecological theory. Chicago: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, 1968 : 1 -111. | |
Pielou, E C. An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ecology. New York: Wiley-Inter-Science, 1969 . | |
Shannon CE, Weaver W.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-nication Urbana. IL: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, 1949 . | |
Wang CC. Dinoflagellata of the gulf of Pê-Hai. Sinensia , 1936, 7 (2) : 128-17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