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洋中的溶解氧(DO)对生态系统来说极其重要,大多数生命都需要溶解氧来维持。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过低,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。有些鱼类在溶解氧值低于3 mg/L时就开始有所反应(Anderson et al,2001),当水体中溶解氧值低于2 mg/L时,底层拖网的渔获量几乎为零,因为水中溶解氧低于此值后,鱼类等游泳动物就开始转移栖息地(Rabalais et al,2002)。
通常情况下,底栖动物能很快地摄食上层水中沉降下来的有机物,因此,不会堆积过多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,底层水体较少出现低氧状态(本研究将DO< 3.0 mg/L定义为低氧)。但如果上层水体集中了高密度的藻类,其大量死亡后向底层转移,有机物在底层腐烂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(Rabalais et al,2002)。所以,在某些水体交换差的海域,由于底层溶解氧的大量损耗,产生了低氧区。海洋水体发生低氧,可能同时伴随着有毒气体(如H2S等)的产生,引起底栖生物的大量死亡。海域的第1次低氧环境对底栖大型生物的破坏尤为严重,它可以使经过多年才建立起来的底栖生态系统严重受损(林荣根等,1997)。
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。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,污染物的入海通量也不断增加,渤海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巨大压力,富营养化日益严重,赤潮灾害时有发生(张志锋等,2012)。但迄今为止,仅在大辽河口出现过小面积的低氧区(李艳云等,2006)。本研究于2014年8月对渤海中部海域进行调查,发现该海域存在一定面积的低氧区,这是渤海中部海域低氧区的首次发现。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水文、化学和生物因素,阐明该海域低氧区的分布特征和发生机制,为今后对渤海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提供借鉴。
1 材料与方法 1.1 调查海域与采样方法调查海域位于渤海中部,共设40个站位(图 1),采样时间为2014年8月28-30日。调查海域水深为20-31 m,最大水深海域分布于东部至中部。水体采样分为3层:表层(0.5 m)、中层(10 m)和底层(离底 1 m)。水体温度、盐度和溶解氧采用溶解氧传感器(型号:YSI556,美国YSI公司)现场测定。YSI溶解氧传感器在每天使用前,采用水饱和空气法进行标定。
水体的COD测定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,参照海洋调查规范(GB/T12763.6-2007)(2008)。用于营养盐和叶绿素a(Chl-a)测定的水样,经0.45 μm GF/F玻璃纤维膜现场过滤后,置于-20℃冰箱保存,冷藏运至实验室测定。营养盐(磷酸盐、硝酸盐、亚硝酸盐和铵盐)分析方法参照海洋调查规范(GB/T12763.6- 2007)(2008)进行。Chl-a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。总溶解无机氮(DIN)为NO3--N、NO2--N、NH4+-N三者之和。
2 结果与分析 2.1 水文特征调查海域表层水温为24.1-25.9℃,东部水温较低,西部水温较高,最高温度出现在517站位(图 2-A),为25.9℃。在中层水体中,低温水团出现在调查海域的东南部,与表层低温呈现出一定的重叠;在西部水体中存在1个冷水团,位于517站位(18.7℃,为中层水体最低水温)(图 2-B)。在底层水体中,西部区域(517站位附近)的低温水团面积进一步扩大(图 2-C)。中层和底层水体中的高温水团均出现在调查海域的北部。调查海域盐度变化范围很小,全部水层的水体盐度为29.5-30.7(图 2-D-图 2-F)。受黄河径流的影响,盐度低值区位于调查海域的西南部和南部,高值区位于调查海域的中东部。
在调查海域的中北部,表底层温度差(δT,表层温度减底层温度)、盐度差(δS,底层盐度减表层盐度)和密度差(δρ,底层密度减表层密度)都非常小(图 3-A-图 3-C)。这表明,该海域表底层水体对流强烈。东部和西部海域δT则相对较高,尤其在西部海域形成了 1个δT>5℃的区域,δT最高值达到7.3℃(517站位)。在西部海域存在δS>0.5的区域,在调查海域的东南部也存在小面积δS>0.5的区域。表底层密度差与温度差分布特征相似,在西部海域存在1个δρ>1.5的区域,表明该海域具有较强的密度层化。
2.3 低氧区分布特征表层水体DO浓度较高,为6.53-8.56 mg/L,呈现出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(图 3-D)。与此相反,底层水体DO呈现出从东北至西南逐渐降低的趋势。底层水体低氧区主要分布于调查海域西南部,呈西北-东南走向,并可能继续向西北方向蔓延(超出本次调查海域范围)(图 3-F)。底层水体DO浓度最小值为2.30 mg/L,出现在527站位;低氧区面积为1200 km2。调查海域的西南部DO普遍偏低,DO<4.0 mg/L的面积超过1800 km2。调查海域中层DO浓度明显高于底层,DO浓度分布趋势也表现为从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(图 3-E)。在中层,517、527站位DO浓度低于3.0 mg/L,分别为2.70、2.87 mg/L。
表层水体的COD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的西部(图 4-A),低氧海域表层水体COD大于或接近0.9 mg/L,明显高于周边海域。表层水体Chl-a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的西南部和东北部(图 4-B)。其中,西南部海域的Chl-a浓度高值区部分与低氧区重叠。PO43--P浓度高值区(>6 μg/L)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海域低氧区附近,次高值区分布于东南部(图 4-C)。DIN浓度高值区出现在南部海域(图 4-D),低氧区发生海域浓度较低(<100 μg/L)。
低氧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,天然存在的和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低氧区。前者主要分布在相对较深的大洋海域,在上升流的影响下形成密度跃层,导致底部缺氧(如太平洋东岸、大西洋和印度洋北部海域)(Helly et al,2004);后者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,水体出现富营养化,表层水体滋生的大量浮游植物在衰亡后沉降到水底,腐败过程中消耗水体中的氧,从而为低氧区的形成奠定生物因素基础,在物理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形成低氧区。相对来讲,后者受到更大的关注。
近几十年来,我国沿海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,赤潮暴发频率剧增。我国海域的低氧现象时有发生,主要分布在河口和封闭海湾,例如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(Wei et al,2007)、大辽河口(李艳云等,2006)、大亚湾(彭云辉等,1996)等。我国沿海低氧区主要发生在富营养化严重的海域,且有很强季节性,在温度较高时形成长时间的水体层化后,底层水体才会发生低氧。
海洋低氧区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包括盐度层化(主要是上层冲淡水)、温度层化、富营养化、风速风向、地貌地形、海流和潮汐等(Rabalais et al,2002)。夏季是黄海冷水团势力最强盛的时期(林霄沛等,2002),黄海冷水团通过渤海海峡北部进入渤海后分为两支。南支向西延伸至渤海南部洼地(本调查海域的中部,38.4°-38.8°N),从而维持春、夏季渤海南部洼地冷水团的持续存在(周锋等,2009)。低氧区所处的位置恰好是渤海南部洼地的西部,地形呈上 升趋势,冷水团的前端存在小规模的上升流(图 2-B,517站位中层的21℃等值线闭合圈)。但黄海冷水团侵入流量不大(林霄沛等,2002)。从本研究来看,小于20℃的冷水团难以到达中层(图 2-B),所以更难对表层水体的温度产生影响。而低氧区表层水体温度较高,形成一个大于25.5℃的高温水团,从而造成了较强的水体温度层化。
在水体层化过程中,温度和盐度在不同的海域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。在北墨西哥湾、切萨皮克湾和基尔湾,温度和盐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(Rabalais et al,2002),但在纽约湾和长岛湾温度对于层化起到主要作用(Falkowski et al,1980; Welsh et al,1991)。本研究表明,渤海中部海域出现低氧区,也与温度层化有关。另外,夏季海面风速很小,海面风应力对层化结构的破坏作用在全年中最小(刘浩等,2007),这也为低氧的发生创造了气象条件。
海洋低氧区的产生除了具备物理条件(密度层化)外,还要具备生物和化学条件。本研究结果显示,调查海域的COD、Chl-a和PO43--P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低氧区及邻近海域(图 4),COD反映了水体有机污染程度,而Chl-a则反映了水体的浮游植物生物量。周锋等(2009)研究表明,在7月中旬,渤海中部海域跃层最厚,层化达到最强;8月下旬,跃层已明显减弱。本研究调查时间为8月下旬,与周锋等(2009)研究结果相似。处于调查海域北部的浅滩海域已无水体层化,但调查海域的西南方(低氧海域)依然存在较强的温跃层。由于水体中存在较多的有机质,加上长时间的水体层化,为低氧区的生成奠定了基础。
渤海是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严重的海域之一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渤海水体溶解态无机氮浓度一直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,但活性磷酸盐则无明显增加,水体营养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。如1982年渤海平均N/P值为2.5,到1992年和1998年分别升为10.8、23.7,更接近Redfield值(N/P值为16)(蒋红等,2005)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,赤潮发生次数持续增多,可能与氮浓度的升高和营养盐结构的变化有关。虽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,渤海氮、磷浓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,但赤潮发生次数依然居高不下。2002年共发现赤潮20次,2004、2009年赤潮暴发面积超过5000 km2(张志锋等,2012)。张志锋等(2012)比较了2004年和2008年渤海全海域富营养化指数(NQI)分布,认为近年来渤海近岸表层海水的NQI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。值得关注的是,崔毅等(1994)、唐启升等(1997)、翟惟东等(2012)在夏季对渤海中 部海域的DO进行了多次调查,均没有发现低氧区 的存在。本调查在渤海中部发现的低氧区面积达1200 km2,最低DO浓度仅为2.30 mg/L,底层水体大面积低氧反映了渤海富营养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。在今后的研究中,有关渤海低氧区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。
致谢: “振华轮”全体船员在调查过程中给予的帮助,费聿涛、褚瑶瑶、古彬和隋琪等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调查,在此一并感谢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,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会. GB/T12763.6-2007海洋监测规范 第6部分: 海洋生物调查. 北京: 中国标准出版社, 2008 . | |
刘浩, 潘伟然. 渤海层化结构及潮汐锋面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. 水科学进展 , 2007, 18 (3) : 398-403 | |
李艳云, 王作敏. 大辽河口和辽东湾海域水质溶解氧与COD、无机氮、磷及初级生产力的关系. 中国环境监测 , 2006, 22 (3) : 70-72 | |
张志锋, 贺欣, 张哲. 渤海富营养化现状、机制及其与赤潮的时空耦合性. 海洋环境科 , 2012, 31 (4) : 465-468 | |
林荣根, 邹景忠. 近海富营养化的结果与对策. 海洋环境科学 , 1997, 16 (3) : 71-75 | |
林霄沛, 吴德星, 鲍献文. 渤海海峡断面温度结构及流量的季节变化.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, 2002, 32 (3) : 355-360 | |
周锋, 黄大吉, 苏纪兰. 夏季渤海温跃层下的双中心冷水结构的数值模拟. 科学通报 , 2009, 54 (11) : 1591-1599 | |
唐启升, 孟田湘. 渤海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分布图集. 青岛: 青岛出版社, 1997 . | |
崔毅, 杨琴芳, 宋云利. 夏季渤海无机磷酸盐和溶解氧分布及其相互关系. 海洋环境科学 , 1994, 13 (4) : 31-35 | |
彭云辉, 陈浩如, 陈玲娣. 大亚湾大鹏澳海区水化学特征. 海洋通报 , 1996, 15 (6) : 27-34 | |
蒋红, 崔毅, 陈碧鹃. 渤海近20 年来营养盐变化趋势研究. 海洋水产研究 , 2005, 26 (6) : 61-67 | |
翟惟东, 赵化德, 郑楠. 2011年夏季渤海西北部、北部近岸海域的底层耗氧与酸化. 科学通报 , 2012, 57 (9) : 753-758 | |
Anderson TH, Taylor GT. Nutrient pulse,plankton blooms,and seasonal hypoxia in western Long Island Sound. Estuaries , 2001, 24 (2) : 228-243 DOI:10.2307/1352947 | |
Falkowski PG, Hopkins TS, Walsh JJ. A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oxygen depletion in the New York Bight. J Mar Res , 1980, 38 (3) : 479-506 | |
Helly JJ, Levin LA. Global distribut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marine hypoxia on continental margins. Deep-Sea Res I , 2004, 51 (9) : 1159-1168 DOI:10.1016/j.dsr.2004.03.009 | |
Rabalais NN, Turner RE, Wiseman WJ. Gulf of Mexico hypoxia,A.K.A.“the dead zone”. Annu Rev Ecol Syst , 2002, 33 : 235-263 DOI:10.1146/annurev.ecolsys.33.010802.150513 | |
Wei H, He Y, Li Q. Summer hypoxia adjacent to the Changjiang Estuary. J Mar Syst , 2007, 67 (3-4) : 292-303 DOI:10.1016/j.jmarsys.2006.04.014 | |
Welsh BL, Eller FC. Mechanisms controlling summertime oxygen depletion in western Long Island Sound. Estuaries , 1991, 14 (3) : 265-278 DOI:10.2307/1351661 |